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69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 : 2025-08-06 浏览次数 : 次买球网站 十大排行榜买球网站 十大排行榜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固体废物处理本地化,降低企业处置成本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遵循固废管理“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及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系统谋划、分类施策、协同推进,精准发力,推动固废处置利用行业稳步发展。
我市相继出台《常州市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常州市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同时,修订《常州市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财政补贴政策,增加对再生资源利用规范企业的财政支持,引导、鼓励相关企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发展。2024年,市财政局安排资金1.41亿元,支持秸秆机械化还田、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农膜回收处置试点、“无废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方面的建设,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利用。截至目前,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工业企业达100余家,经工信部认定的行业规范条件企业20家。其中废钢回收加工规范条件企业13家(年处理能力约800万吨),废旧轮胎回收加工规范条件企业2家(年处理约25万条),废旧动力电池利用规范条件企业1家(年处理能力0.36Mwh),机电再制造规范条件企业2家。逐步形成常州光大环保、维尔利环保、绿和环境科技、永葆环保、江苏中再生、厚德再生、中节能等一批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
二是稳步提高固废资源利用效率。以“无废城市”建设为统领,引导建设“无废园区”“无废集团”,推动固废源头减量。中天钢铁、东方润安、新阳集团等第一批“无废集团”顺利推进,钢渣、炉渣等大宗固废利用率有效提升,建立钢铁、化工等产废大户行业示范;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金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溧阳经济开发区等第一批“无废园区”初现成效,在园区层面初步实现固废减量和循环利用。聚焦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实施具有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粉煤灰利用率100%,冶金渣、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利用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8%。
三是积极引导固废就近处置。积极践行《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推动污泥等固废市内处置,控制长距离运输环境风险。通过召开纺织印染园区专题推进会、光伏企业专题对接会,通报污泥倾倒等反面典型案例,说透外运处置风险,发布市内污泥规范处置单位名单,畅通信息交流,引导产废企业尤其污泥产生大户市内就近处置。2024年市内处置一般污泥41.4万吨,占总处置量90.7%,其中城镇污泥市内处置率达96%。
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在传统领域和新兴行业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崭露头角。
一是深挖传统领域潜力。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废大户,利用新工艺有效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和高值化利用。中天钢铁以“无废集团”建设为契机,投资4400万元建设矿渣微粉项目,对高炉水渣进行综合利用,有效提升矿渣附加值,生产的绿色建材能等量替代水泥、建筑材料,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是培育新兴领域示范。在光伏面板和新能源电池等新兴固废领域也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为新能源之都建设补齐“回”字拼图,形成“发、储、送、用、回”产业生态闭环。瑞赛环保建成2000吨/年物理法拆解线,实现材料回收率不低于95%,材料可再生利用率不低于90%,并且可以实现88%以上的材料循环利用至光伏产业,做到材料的高值化利用,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厚丰新能源公司近年来针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痛点,投资17.2亿正在打造“动力电池包拆解-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旧动力电池材料再造”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体系,已成功建设万吨级/年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与高值再生利用项目,重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在锂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领域表现卓越。
坚持“以我为主、周边为辅”的原则,凝聚财政、税务、发改、工信、生态等部门工作合力,提高全市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是用好政策红利。统筹各类资金,持续为固休废物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做好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协助和引导固体废弃物处置产业项目申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争取更多外部资金支持。
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利用江苏省固废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一般固废企业纳网申报,全面提升固废管理信息化水平。半年内完成全市2300余家排污许可单位及规上企业申报,形成全市一般工业固废基本数据库,初步得出全市一般工业固废企业的行业分布、区间分布及利用处置特点,后续逐步完成2400余家排污登记企业固废申报,完善固废基础信息。在新北区开展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试点,建设“1+14+N”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按镇、街道布局建设一般固废集中收集点,提升规范贮存能力;依托上市公司与收运散户合作,规范管理小散收运单位;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实现企业出库、收运、分散、打包、处置等全流程可线上统一收集查询,做到有迹可循。后续,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至武进和经开两个产废大区,其他辖区因地制宜同步开展。
三是畅通处置途径。一方面利用我市钢厂、水泥窑等工业窑炉基础作用,发挥协同处置固废优势。加快国电二期(500吨/天)燃煤电厂掺烧污泥项目,进一步提升污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金峰水泥等水泥窑固废终结者作用,协同处置石灰石尾矿、工业废弃物、污泥、工程建设挖掘土、河道干化淤泥以及土壤修复挖掘土等各类一般固体废物。另一方面,指导中天钢铁等总结“无废集团”建设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标准、规范和指南,在钢铁、化工等企业推广,全面提升行业固废利用水平。同时,进一步发挥瑞赛环保、厚德环保等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壮大新兴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优化收费政策。前期,市发改委牵头对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进行了调研和成本调查。未来,将严格按照定调价程序规定,依据成本资料,衔接周边城市处置收费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兼顾产废企业承受能力,公布我市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市税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等,为符合条件的固体废物处理项目提供税收减免支持。同时,将适时向上反映人大代表的相关政策建议,争取更多税收优惠措施出台。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