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半年机械制造行业信用买球的app:风险总结及展望
发布时间 : 2025-08-07 浏览次数 : 次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其发展态势与宏观经济运行、产业政策导向密切相关。2025年上半年,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工程机械、电力电气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主要子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既有复苏回暖的积极信号,也面临着成本压力、市场竞争等挑战。
工程机械行业的起伏始终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动态紧密相连。经历此前的下行周期后,2024年行业已呈现筑底企稳迹象,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得到延续。
从市场表现看,以挖掘机、装载机为代表的核心产品销量降幅持续收窄,甚至出现回暖势头。数据显示,2024年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超20万台,同比增长3.13%,其中国内市场销量突破10万台,同比增长11.7%;装载机全年销量超10.8万台,同比增长4.14%,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13.8%。这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为国内市场需求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对外承包工程的增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持续需求,让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尽管2024年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行业复苏的关键助力。
企业经营层面,头部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提升。2024年,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行业龙头的利润总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三一重工利润总额从2023年的53.17亿元增至69.08亿元,徐工机械从56.78亿元增至65.82亿元。与此同时,行业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改善,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显示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增强。随着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推进,以及设备更新等政策的落地,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动能有望持续释放。
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的景气度与电力工业发展深度绑定。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25年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将延续,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6%。用电需求的稳步增长,直接带动了电力投资的增加。
2024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特高压建设成为重要拉动力,±800千伏等级电网投资带动直流工程投资同比大增227.5%。电源工程方面,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等项目的推进,让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合计达3.6亿千瓦,占全年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82.6%,为电力设备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
不过,行业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挑战。铜、铝等有色金属作为核心原材料,其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显著。目前LME铜价仍处于高位,LME铝价虽有波动但整体维持在较高区间,这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考验。中小企业由于成本转嫁能力较弱,面临的压力相对更大。而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产业链议价能力,表现相对稳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结构合理,核心经营性营运资本充足,竞争力持续凸显。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汽车产销规模同步联动。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0%,新车销量占比已达44.3%。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为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
从行业格局看,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低环节,产品集中在金属和塑料零部件、内外饰及模具等领域,对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但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消费潜力释放和国产化替代推进,一批头部企业快速成长,行业整合趋势明显。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榜单显示,头部企业与中尾部企业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强者恒强”的格局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头部车企为代表的企业正构建自主可控的研发体系,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达950亿元。产业链的结构性变革也在推进,传统合作模式逐渐向跨界交融转变,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上半年,机械制造行业债券市场整体平稳,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6.05%,达1017.54亿元。从发行品种看,超短期融资债券、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可转债和交易商协会ABN是主要品类,其中一般公司债和一般中期票据的占比呈快速提升趋势。
发债主体结构方面,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主要力量。近年来,地方国有企业发债数量和规模持续上升,民营企业则有所下降。从信用级别看,AAA级别企业发债规模占比稳定在70%~85%之间,AA+级别企业占比上升较快,显示市场对高信用等级主体的认可度较高。
到期偿还方面,2025年上半年行业债券偿还规模为542.55亿元,处于近五年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整体偿债压力减轻。同期行业无新增违约主体,5家评级下调的企业主要受经营亏损、现金流不足、债务负担加重等因素影响。
展望2025年下半年,机械制造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分化态势可能进一步延续。工程机械和电力电气十大买球平台设备板块有望依托项目开工和政策支持保持景气向上,汽车零部件行业则将在新能源浪潮中加速洗牌。行业的复苏与升级,不仅反映了宏观经济的韧性,也彰显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效。